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奏响中印尼能源合作绿色乐章——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项目顺利移交

发布日期:2024-08-30   信息来源: 党群工作部   作者:党群工作部、水电与抽水蓄能工程院、海外事业部   字号:[ ]

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佳蒂格德镇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当地民众翘首以盼的现代化电站迎来了新篇章。

近日,由西北院承担勘测设计的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顺利整体移交,标志着这座被印尼政府视为该国“三峡”的宏伟工程,正式从建设阶段迈向了运营与服务的全新阶段。

这座智能化的电站,填补了热带地区软岩地质条件的建设空白,展示了中国水电建设的先进技术。10.628亿立方米的库容,使下游750平方公里地区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9万公顷灌区获得稳定的水量,至少480万人受益。年均可发4.5亿度电,为印尼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电能。

举足轻重的“世纪工程”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508个岛屿组成,被誉为“千岛之国”。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印尼时,提出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万隆精神’,推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期间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佳蒂格德大坝,称赞“两国合作完成的佳蒂格德大坝,将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佳蒂格德大坝为粘土芯墙堆石坝。而佳蒂格德水电站则是大坝项目的后续发电工程,总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均可发4.5亿度电,由西北院承担勘测设计,水电十局承建。

一位村民对采访他的央视记者说,“这里将来成为一个景区后,我们这里热闹起来,我们还可以更多地赚钱,我和中国人是好朋友。”佳蒂格德工程将带动印尼经济的繁荣,托起当地世世代代的一个梦想。

海外“软岩”挑战,“中国技术”办法多 

在工程观礼平台,凭栏俯瞰时会惊叹:拦江垒坝!脚下居然有座110米坝高的巨型工程,将奔流的佳蒂格德河拦腰截断。目及所至,60万平方米,相当于84个标准足球场!“至今还能想起一辆辆装有土石料的卡车,如同蚂蚁般盘旋在施工步道上。”项目设总回忆着建设高峰期时的壮观场景。

佳蒂格德水电站是印尼迄今已建成最大的水利大坝工程。西北院承担了电站的勘察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输水发电系统及下游调节坝。作为印尼已建综合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西北院工程设计面临着哪些挑战?又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佳蒂格德水电站的位置“得天独厚”:有库容,10.628亿立方米的库容,能有效应对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有水量,坝址年径流20.6亿立方米,“一方水能发六度电”。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佳蒂格德水电站设计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4.5亿千瓦时!

除了自身发电效益,更具价值的还有佳蒂格德水电站的调节能力和补偿效益。“‘丰余枯缺’是水电的突出矛盾,佳蒂格德的巨大库容,可以在丰水期通过蓄水减少下游弃水,平枯期则释放蓄水增加电站的发电量。”西北院一位设计代表解释道。

虽然发电、调节等效益巨大,但在热带岛国,建设如此规模的项目颇为不易:常年高温湿热多蚊虫的工作环境,对工程师来说已不算挑战。二期项目最大的难题,来自于当地地下水丰富,软岩地形“淋不得”的“娇弱”体质。

软弱岩石是指力学强度低,遇水容易软化,并且在不受外荷载作用下即易于产生徐变的岩石。这种岩石开挖后遇空气失水,再遇到洞内渗漏水、施工用水,就会迅速“泥化”,岩土强度迅速降至1到5兆帕左右,与正常的岩石强度差之千里。而公开资料还未查到软岩地质条件下修建厂房竖井群的先例,土料对含水量的变化如此敏感,这对做好开挖、支护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让水电站成为铜墙铁壁,需要破解诸多难题。为此,设计人员开展大量研究计算,翻过来倒过去想办法,最终制定了“短进尺、快封闭、勤监测、强支护”原则措施,也就是一次控制约0.5米的开挖长度,快速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再及时实施锚杆和钢支撑支护,支护完成后以小时为单位做好实时监测,马虎不得!在电站输水隧道、半地下厂房、下游调节坝的设计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隧洞底板反拱开挖支护、堆石混凝土等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完成软岩中修建大直径、深开挖竖井群设计工作,有效解决开挖过程中软岩隧洞大变形、涌水突泥等技术问题,完成软岩基础修建调节坝设计工作。为复杂地质水文条件下压力管道主洞开挖提供了切实可行有效的开挖、支护方案。

“软岩娇气得很呐,我们像婴儿般细心呵护。”一位设计人员打了一个比方,语气中也流露出满满的信心。

项目履约期间,设计人员不舍昼夜、矢志攻坚,用科技创新练好看家本领。一批成果竞相涌现,先后完成了《厂房竖井及尾水调压井围岩稳定分析》、《压力管道变形段开挖支护围岩稳定计算分析》等研究报告。穿梭现场、研究攻关,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较少相应技术规范和工程实例可借鉴的情况下,佳蒂格德水电站填补了热带地区软岩地质条件的建设空白,给未来类似坝型建设提供借鉴,提升了中国电建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软岩洞室设计水平,以“中国技术”助力破解工程项目难题,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硬核力量。

回顾工程的成长历程,是中国电建工程师们一股股迎难而上的劲头、一份份善作善成的决心。

福泽百姓的“闪亮名片”

项目周边民众有了一个新“习俗”:逢年过节、结婚生子,常常邀请中国人参加。因为,是中国人帮他们实现了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继大坝后的佳蒂格德水电站项目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卡杜贾亚村位于项目附近,在电站修建前,1250位村民大多靠种田谋生,生活极其困难。电建修建后,政府为搬迁的村民修建了漂亮舒适的房屋,大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居住条件。

佳蒂格德水电站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让当地村民贝本感到惊讶。“以前周边除了农田就是森林植被,村民们除了种田没有其它收入。大坝和水电站项目的修建让大多数村民有了工作,有了固定且可观的收入,一家家新房慢慢盖了起来,衣食住行越来越好,真的是从棚屋住进了小别墅。”

一座工程的完成,标志着一个新起点的开始。

如今,佳蒂格德水电站大坝库区蓄满水,一望无际的浩渺烟波,一条大坝牵手两座小山丘,形成了一半是湖水一半是原始丛林的美丽景观。这座凝聚了智慧与汗水的工程,不仅是中国与印尼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典范,更是中印尼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象征,是中印尼两国共同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它将作为中印尼两国合作的绿色里程碑、相互信任的纽带,继续见证两国人民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的美好未来。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