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大渡河上谱新篇,金川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 | 
    |
            
  | 
    |
| 
             金秋好“丰”景,电站蓄水成。2025年10月20日,西北院勘测设计的大渡河金川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机组发电前的冲刺阶段,正式迈入投产倒计时。这一时刻的背后,是工程建设者突破复杂地质“拦路虎”、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的奋斗缩影,更是区域能源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金川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规划的28个梯级开发中的第6级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境内的大渡河上游河段。电站正常蓄水位2253米,总装机86万千瓦,最大坝高112米。 在大渡河金川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面对覆盖层深厚、软硬岩层相间的复杂地质条件和多项世界级技术挑战,西北院秉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的精神,携手参建各方历经近二十载科技攻关,成功铸就了一项集技术突破与生态友好于一身的典范工程,并创下五项“工程之最”:一是在生态环保领域,电站首创亚洲最长的“天然河道+人工隧洞”仿生态鱼道,成功构建起一条鱼类洄游的“生命高速通道”,将生态优先的理念深植于工程血脉;二是在工程技术领域,攻克多条砂层透镜体等复杂地基筑坝难题,建成我国首座坐落于深厚覆盖层上的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是突破地下工程极限,在我国首次于极为破碎的岩体中成功建造最难的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四是创新生态流量泄放技术,成为我国首个采用最大闸门及固定卷扬机实现精准控泄生态流量的水电工程;五是引领行业数字化变革,成为我国首批在项目中全面应用国产BIM技术进行设计与管理的先行者。 金川水电站的建设,不仅成功解决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强烈卸荷岩体等复杂地基条件以及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动态设计等世界级难题,更通过这五项“工程之最”,树立了中国水电在复杂条件下实现技术自立自强与绿色和谐发展的新标杆。 工程于2018年12月核准开工建设,2021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2025年10月20日下闸蓄水,12月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电站全面投产后,多年平均发电量35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1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22万吨。电站的建成,对优化四川电力系统电源结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川藏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 
    
| 【打印】 【关闭】 | 
| 浏览次数:
             | 
    


